一、茅台集团简介
中国贵州茅台酒厂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茅台集团)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企业,员工人数4万余人,拥有全资、控股和参股公司38家,涉足产业包括白酒、保健酒、葡萄酒、证券、保险、银行、文化旅游、教育、房地产、生态农业及白酒上下游产业等,企业总资产突破2304亿元,多次入选BrandZ全球品牌价值五百强企业。公司核心产品贵州茅台酒属绿色食品、有机食品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香飘五洲四海的中国名片。
“十二五”以来,茅台集团累计实现白酒产量76.7万吨,销售收入3535亿元,利润总额 2192亿元,上缴税金 1455 亿元。2018年,贵州茅台在“全球品牌价值100强”中,位列第34位;首次进入《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》全球前500强阵营;位列世界品牌实验室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》食品、饮料行业榜首;蝉联 Brand Finance全球50大最具价值烈酒品牌榜首;以2700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进入《2018胡润品牌榜》,成为“2018最具价值的中国品牌”。
茅台股票是中国A股市场价值投资的典范,长期是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。2018年,茅台市值最高突破万亿,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烈性酒公司。当前,茅台集团正在积极响应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大力布局海外,致力于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千亿级酒类投资控股集团。
二、茅台集团国内市场的布局概况:
茅台集团是国家特大型国有企业,茅台酒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地位,是中国白酒的代表。茅台酒以其持久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。
因茅台集团的商标较多,下表只列出茅台集团的主要商标,仅供参考:
截止至2020年9月21日,商标申请总数为1281 件(数据持续增长中)
由上表可看出,茅台集团十分重视商标布局,在商标布局方面突破了传统产业的思维模式,不仅在商品类目上进行全面防御,在服务类目上也不落后,针对主打品牌时,会以全类申请的方式进行全面保护,防止他人通过“茅台”品牌的影响力打擦边球。
为了防止他人傍牌、模仿,茅台集团还注册了“茅台小霸王、茅台祝君顺、茅台颂、茅习、茅喜、茅乡、茅仙、茅乡小幸福、茅小将、茅艺、茅乡、茅洋会”等一系列含有“茅”字的商标,也注册了跟“茅台”字形相似的“芽台、芽名、芽合、芽乡”等商标。申请了这些防御性商标够很好的规避他人侵权,防止山寨商标的的横行。
茅台集团虽然以国内市场为主,但也注册了相对应的英文商标,“MOUTAI”、“茅台MOU TAI”,“茅台KWEICHOWMOUTAI”等,一是防止商标被恶意淡化,二是为进入海外市场做好铺垫。
三、茅台集团在中国大陆申请商标数量概况:
茅台集团很早就开始申请自己的商标,最早一枚商标仅显示注册日为1983-03-01。
迄今为止,茅台集团总共申请的商标已达1281件,第一次申请数量有较大幅度的是在2000年申请了48件,2001年申请了49件,两年共申请了97件商标,第33类酒类的申请就有95件,说明茅台集团已经有了多品牌发展与防御一起抓的意识。
2014年是茅台申请商标最多的一年,一年内申请数量高达285件,其次是2002年申请167件,主要是商标全类目申请,说明茅台集团在2002年就已经有通过商标全类申请来保护品牌的意识。
茅台集团的商标申请过程看起来十分顺利,唯一的遗憾就是与“国酒茅台”商标失之交臂。
茅台集团曾9次申请“国酒茅台”商标,其中有2次进入了初审公告期,“国酒茅台”商标初审后,有37家企业或个人对“国酒茅台”商标同时提起了异议申请。一个商标异议案件出现37个异议人是十分罕见的,可见业界人士对“国酒茅台”商标的关注度之高。对于该异议案件,商标局做出了不予注册的决定,茅台集团不服商标局的决定,并提出了不予注册复审申请,但在案件审查过程中,茅台集团撤回了复审申请,最终“国酒茅台”商标失效。茅台集团失去了“国酒茅台”商标,“国酒茅台”商标也成为了茅台集团发展过程中的的一个遗憾。
茅台集团给我们的启示特别实在,它是个有远见的企业,它想要品牌越做越大,成为一个“一直被模仿,从未被超越”的公司,那提前做好商标的规划极有必要。当品牌商标作大作强后,即使再强的资质、多强的背景,终究逃不过市场上存在的不入流的恶意竞争,故对品牌的防御与保护更是必不可少,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。
欢迎转载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。
- 海报
- 分享
